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依托单位,联合多家该行业相关优势企业、高业、高校、医院为合作单位筹建的实力雄厚的先进康复设备研发基地。工程中心积极发挥在行业科技进步中的带头作用,围绕工程中心的三大研究方向康复机器人及智能康复系统、人体生物力学与运动感知和神经康复及电生理技术,突破一批重点智能康复设备与系统产品的关键共性技术,引领上海乃至全国本行业的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成为国内领先的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工程中心在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行业学术影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1)成为国内有重要行业地位的中高端智能康复设备研发基地,以及康复器械技术的孵化和集成中心。近3年获得省部级奖项2项,重要的学生竞赛获奖10余项,实施研发项目35项,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700万;申请相关专利90多项,其中授权70多项(其中发明40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7篇,高水平ESI论文5篇);突破了一批中高端康复器械及其零部件的共性与关键技术。专利转让金额1100万元,成果产业化项目10余项,是国内本行业成果转化转让最多的科研机构。(2)成为行业最有影响的康复器械研究机构之一。中心现为国际最大的康复工程学术组织亚洲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联盟(CREATe Asia)的主席单位,也是国内几个主要的康复器械相关学术、学会组织的挂靠单位,包括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康复器械专委会、中国康复医学会技术转化与产业促进专委会、康复机器人联盟等,承办了国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第十二届国际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大会、首届国际康复器械发展论坛、首届国内最大的康复机器人论坛、首届全国康复器械企业发展论坛等,中心已经成为在国内外本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研发机构。(3)建成了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与公共服务中心。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横向课题近20项,解决了一系列企业技术难题;开 展技术培训交流10余次,其中“沪江康复讲坛”已连续举办三届,每年举办各类康复创新大赛,包括全球大学生康复工程挑战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大众关注度。完成《上海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报告》、《上海市康复辅助器具支付体系研究》等本行业的政府咨询报告4份,完成国内行业首个康复器械数据库——亚洲康复器具中国数据库建设等。总体上本工程中心出色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成为了国内有重要地位与影响力的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杨浦区军工路路516号
学科专长:康复机器人、智能假肢
学科专长: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康复工程
康复机器人及智能康复系统
人体生物力学、运动智能感知与控制
神经康复与电生理技术
研究方向
康复工程学科/专业方向带头人,研究方向是康复工程、医疗器械等方向,技术专长为:1)康复机器人;2)智能移动辅助技术与设备;3)智能假肢技术4)人体生理信号检测与处理;5)智能人机交互技术;6)人体穿戴式设备与技术;7)远程康复技术及终端设备等几个大的专业方向。
优秀学科带头人康复机器人、康复技术、脑机接口和人机交互
领军人才生物医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柔性传感器
领军人才行走机器人理论与技术、医疗康复机器人
杰出人才复杂系统控制与滤波、电机控制等
青年拔尖人才医学人工智能和蛋白质作用分子模拟
浦江人才人因工程研究及研发平台建设
浦江人才脊髓损伤修复和康复机器人
领军人才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
青年启明星机器人生物力学
浦江人才机器人控制研究
青年启明星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与控制研发
青年启明星假肢矫形、脊柱矫形器
青年扬帆乒乓球机器人,多模态融合,图像处理
浦江人才康复机器人、医疗康复辅助、微创医疗器械
上海千人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
上海千人,上海东方学者机器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医疗康复
德国国家工程与科学院院士非线性控制、机器人控制、模糊控制、视觉伺服控制、图像识别。
康复机器人智能控制,生物力学仿真分析
智能外骨骼、假肢、轮椅、康复机器人
电生理康复实验室建设与产业化推广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人工假体、智能结构、假体接受腔
康复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与试验
过程控制、高超声速飞行器
电生理康复治疗设备研发
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
电生理设备关键技术研发
康复器械关键技术研究
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
康复机器人控制研究
医疗器械、康复工程
上肢康复机器人研发
机器视觉、医学影像
康复机器人材料研究
康复机器人成果转化
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
康复器械实验研究
康复器械机构研究
物联网与智能控制
医疗电子设备研发
便携式终端研究
神经电生理检测
康复机器人控制
远程康复研究
手功能康复
神经康复
神经工程
核电子学
中试(生产)基地名称
主要用途
CONTACT US
ABOUT US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自2004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以来,按照《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本着“共建、共享、协作、服务”的基本原则,以“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为主线,不断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满足本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公共需求,为各类企业、高校和个人用户提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建设涵盖科研机构、仪器设施、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科技人才、试验基地等的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为广大用户提供研发设计、工艺开发、中试孵化、检测测试、政策咨询、公益培训等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促进科技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促进产学研合作,系统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环境,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运营的示范基地和重要节点。目前,平台服务对象已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在海外也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LAW ACKNOWLEDGE
一旦您访问、使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WWW.SGST.CN)网站,即表示您不加修改地完全接受本协议中所包含的条款、条件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即时刊登的通告,并且遵守有关互联网及/或本网站的相关法律、规定与规则。
本网站上关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会员或他们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名称、联系人及联络信息,产品的描述和说明,相关图片、视讯等)的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会员依法应对其提供的任何信息承担全部责任。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此外,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未经合法权利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严禁在本网站展示产品图片。任何未经授权便在本网站上使用该图片都可能违反国际法,商标法,隐私权法,通讯、通信等法律法规。
浏览者可以下载本网站上显示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只限用于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无论是否在资料上明示,所有此等资料都是受到版权法的法律保护。浏览者没有获得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或各自的版权所有者明确的书面同意下,不得分发、修改、散布、再使用、再传递或使用本网站的内容用于任何公众商业用途。
本网站表述的任何意见均属于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商或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关联单位的意见。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2004-2008版权所有。所有的权利均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除非有其他的标注或在此等条款和规则中被允许使用,本网站上可阅读和可见的所有资料都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LOGO商标或标识都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公司的商品及服务商标和商号。所有其他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公司没有主张权利的商标和产品名称则可能是它们各自所有权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未获得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或其他在本网站上有权使用商标的第三方的书面同意下,本网站不应理解为授权使用被展示于本网站的任何商标。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此特别声明对如下事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一)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此声明,对您使用网站、与本网站相关的任何内容、服务或其它链接至本网站的站点、内容均不作直接、间接、法定、约定的保证。
(二) 无论在任何原因下(包括但不限于疏忽原因),对您或任何人通过使用本网站上的信息或由本网站链接的信息,或其他与本网站链接的网站信息所导致的损失或损害(包括直接、间接、特别或后果性的损失或损害,例如收入或利润之损失,电脑系统之损坏或数据丢失等后果),责任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担(包括但不限于疏忽责任)
使用者对本网站的使用即表明同意承担浏览本网站的全部风险,由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商或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关联单位未参与建设、制作或发展本网站或提供内容,对使用者在本网站存取资料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相关的、后果性的、间接的或金钱上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备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全面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上海科汇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是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科技人才发展中心)国有独资企业,是上海市科技系统从事科技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化平台,是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公司是科技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领跑者、人事人才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服务对象涵盖了本市科技系统科研院所及其他科技企事业单位,客户单位超过100家;公司凭借规范化、专业化的高效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秉持“专业、高效、诚信、卓越”的服务宗旨,以科技人才、科技资源为目标对象,致力于公司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持续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上海市信得过人才服务机构"
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百强”机构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百家诚信缴交企业
公司拥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等从业资格证书。
人才派遣、人事代理、人才招(猎)聘、外国人来华工作、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等。
根据客户单位不同的性质和需求,可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卓越诚信的企业管理资质
高效的IT信息管理系统
专业化的服务人员团队
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内容(档案管理、补充公积金、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居转户办理等)
公司以业务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形式数字化为发展方向,用数字化推动业务持续稳健发展,成为人才服务、科技资源服务行业的品牌企业,成为上海市诚信、专业的卓越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服务公司。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分部、上海市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上海科技馆、上海市气象系统单位、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
联系人:张老师、虞老师、周老师
联系电话:24197808、24197816、24197809
电子邮箱:kehui@sthr.sh.cn
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5楼(地铁3、4、9号线宜山路站)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08:30-17:00